省社要情

2013年四川省供销社经营服务业务实现高速增长

  • 时间:2014-02-14

  • 浏览:1315

  • 来源:信息统计处

  • 作者:信息统计处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2013年,我省供销社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准确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省社中心工作,以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扎实做好各项经营服务工作,实现了经营服务业务的高速发展,全年实现经营服务总额1583.3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商品购进总额674.4亿元,商品销售总额77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7%27.2%。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全省系统2015年实现经营服务总额1470亿元的发展目标,农产品收购额、再生资源回收额和商品销售额等多项指标进入全国供销社系统省(市、区)排名前十位行列,新建基层社、专业合作社和庄稼医院名列前茅。  

    根据主要统计指标分析,2013年全省供销社经营业务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是农产品购进总额高速增长,助农增收成效明显。全省供销社按照国家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的要求,抓住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餐饮业社会化,居民消费升级,农产品需求扩大的机遇,积极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加快发展和完善现代物流业和商品营销网络,通过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贸对接、农校对接等方式实现产销对接,密切产、供、销联系,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提升营销服务能力,促进了农产品购销业务持续强劲发展。全年农产品购进总额247.3亿元,同比增长61.1%,比上年增幅高44.2个百分点。二是消费品零售额大幅增长,流通网络优势显现。各级供销社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抓住中央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加快构建现代流通网络,通过新网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消费品连锁配售网点、超市,新办社区综合服务社、便民店,消费终端网络大幅增加,企业经营者认真分析消费品市场,积极组织适销对路的商品满足农村居民消费。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0.2亿元,同比增长32.7%,比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高19.6个百分点,彰显了供销社流通网络优势。三是社办农业产品销售额高速增长,专业合作社建设成效显著。各级供销社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发展力度,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评选,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社办农业产品品质不断提高,全系统获得有机、绿色、无公害认证的专业合作社分别有150295919个,有力地促进了社办农业产品销售,全系统实现社办农业产品销售额78.1亿元,同比增长93.4%,比上年增幅高43.5个百分点。四是创新再生资源经营方式,传统经营业务显现生机。各级供销社主动融入地方党委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按照“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的要求,扎实推进农村可利用垃圾回收体系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点大幅增加,经营业务不断扩大,全年实现再生资源回收45.6亿元,同比增长62.6%。比上年增幅高18.4个百分点。五是批发市场带动力增强,市场交易额稳定增长。各级供销社在建设和发展商品交易市场中,以现代营销和物流理念经营市场,通过优质服务和规范化管理,努力发挥市场的集散功能、价格形成功能、信息发布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高经营和管理水平,增强对生产的带动和消费的服务作用,在为农服务、助农增收和企业增效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全系统批发市场商品交易额123.8亿元,同比增长32.2%。其中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82.2亿元,同比增长35.2%。分别比上年增幅高21.77.8个百分点。

2013年,我省供销社经济实现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各级供销社在省社的组织指导下,积极用好中央和省里的各项政策,大力创新各项经营服务工作。一是用好项目资金扶持政策,大力推动经营服务网络建设。二是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促进农产品购销增长。三是以专合组织为平台开展现代农业经营,提升为农服务功能。四是完善农资技物服务,发挥流通龙头作用。五是参与农村综合治理,把再生资源业务培育成经济增长亮点。六是完善批发市场建设,促进市场商品交易活跃。七是完善消费品经营网络,拓展城乡消费品市场。八是抓好社办工业营销服务,促进加工企业稳定发展。